來源: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網作者:
11月9日,第十屆民主與法治學術交流座談會(北京·2024)在北京市委黨校(行政學院)舉行。會議由北京市委黨校(行政學院)、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研究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聯合主辦,北京市人大預算監(jiān)督研究基地協辦。
本次會議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展開,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有關理論和實踐問題開展交流。
北京市委黨校(行政學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長(副院長)沈潔,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副所長、《政治學研究》副主編王炳權到會致辭。北京市委黨校(行政學院)副校長(副院長)譚繼東主持會議開幕式。
在主旨發(fā)言環(huán)節(jié),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系主任、長聘教授楊雪冬,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選舉與人大制度研究中心原主任浦興祖,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辦公室原主任、辦公廳聯絡局原巡視員李伯鈞,北京市人大制度理論研究會原副會長席文啟,中央財經大學人大預算審查監(jiān)督研究中心首席專家、財政稅務學院教授、第十六屆市人大常委會財經監(jiān)督顧問李燕,《人大研究》雜志社主編謝蒲定、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肖立輝,先后從“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時代意義”“運行好全過程人民民主”“以‘三個作用’充分發(fā)揮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實踐創(chuàng)新”“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人大預算審查監(jiān)督中的生動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民意表達”等方面對推進新時代民主法治建設、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高質量發(fā)展的相關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本屆座談會設置“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論與實踐”“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預算監(jiān)督工作與全過程人民民主”三個專題會場,與會學者和實務工作者圍繞人大制度保障黨領導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國家、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基層治理的價值和路徑、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要制度載體的地方實踐創(chuàng)新、基層人大高質量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路徑與實踐思考等主題展開研討,并邀請相關領域知名專家進行現場點評。
專題研討結束后,北京市委黨校(行政學院)副校長(副院長)譚繼東作總結發(fā)言。
本次會議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顯著優(yōu)勢,鮮明彰顯出民主與法治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的理論和實踐價值,為加強理論研究和實務工作的雙向互動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臺,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更好地將制度優(yōu)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建言獻策、匯智聚力。
來自全國人大及地方人大系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及地方黨校(行政學院)系統、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北方工業(yè)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北京社會主義學院、山東財經大學、廣東行政職業(yè)學院等科研院所、高校和人民網的專家學者與實務工作者參加會議。
【供稿:北京市委黨校(行政學院)】
(責編:郭麗娟)